丁酉年腊月十一祭祖-只成门户私计
谨以此文追忆逝世的奶奶
对于祭祖张静燕,我是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残存些许记忆的。传统中国家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避无可避的接触到这一事件。之所以用避无可避这样的消极词语,是因为今年祭拜的列祖列宗中多了一位误杀瞒天记,就是我的奶奶。
从记忆中第一次祭祖开始,就一直把它作为一件崇高光明的事,民间通俗的称谓就是上坟,文人骚客和书面语言就叫做祭祖。在认知能力低下的小学时代,对于祭祖我是感到有趣并盼望着的;幼时家里对我行为限制较为严格,出去玩都是奢望,就别提光明正大的玩火了。现在看来当初的想法完全不在点上,但也只有孩童时期才会有那种天真无邪。
儿时的我对于火即恐惧又好奇,数次玩火被烫伤,却屡教不改网逝 ,屡玩酷烫,屡烫屡玩。这个根据我半吊子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引申为我的内心对不可控事物有强烈的征服欲竹马翻译官,不过要是说当时我就有这种欲望那就是纯扯淡了鄢陵天气预报。
祭祖过程中火源通常由爷爷用火柴擦出来,再从纸钱中随意抽出一张点着,如果是母亲置办的纸钱则会用写了祖先姓名的纸做引纸。将引纸轻轻盖在纸钱堆上,火便迅速包裹了纸钱的外表面,这是用老黄纸才会有的情况,现如今卖的老黄纸越来越少,惯于烧它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祭祖活动的顺利与否主要取决于天气,在静默的过程中要不断用树枝压挑纸钱。大风天时,火柴常常着了就灭,这时候往往就要西学中用了:掏出洋火凝月诛仙,一点就着。年少时觉得用打火机别扭得很,现在想来这也是实用主义的体现。
祭祖活动通常分组进行,在记忆中我和父亲及爷爷属于一个组。往年奶奶会坐在家中等我们回来,去久了会拄拐到庭中张望,而今庭院空荡荡的,对老家也少了些许牵挂零女特警r。
出于某些原因,我的成长生活和本家人存在一定距离,因而对奶奶的生平不甚了解,回忆起来也略为凌乱。奶奶是作为童养媳迈进这个家门的,旧社会由于嫁妆的存在,穷苦人家娶不起亲往往会向更穷苦人家买女儿作为童养媳。这种情况在当时多是新移民的东北可能更为常见,不过具体情况我未曾考究。进家门的方式就使得奶奶的地位低于家中其他人,党和国家曾给过奶奶经济独立顶半边天的机会,但她最终放弃了;没有钱就没话语权,牛牧童这句话是适用于大多数家庭的。她的几个儿女对其在家中地位较低的状况也习以为常,在奶奶去世前三年因脑溢血住院后,才开始对爷爷的言行略有劝解。
老人常说,离谁近和谁亲,这话是有道理的。虽然从家族发展的角度讲,我父母的贡献远大于几位姑姑,但陪伴才是给老人最好的礼物。我姑家的两个姐姐出生起即在祖父母膝下,零三年时父母曾恳请多位亲戚劝说祖父母进城颐养天年,由于没有麻将馆和两个姐姐无人看管及生活不习惯等原因蓝莓李果,没过几天祖父母就回老家了。把姐姐一天天的盼大了,把他们盼老了。临了大姐在城里购置新房准备结婚,奶奶前去住了几天,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也只能做的了这代人的事。奶奶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生人趁早吉他谱,思想上是有时代的局限性的。从家人的角度看也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瑕疵素手擒夫,比如乐于赌博,宠溺子女,封建守旧劝世贤文。这并不是奶奶的问题,而是那个时代家庭和社会环境引起的;念起奶奶的时候也正是由于这些才会感受到只属于她的生活气息。一个楼地基歪了越盖越歪,要是往前追责能追到大家都还是猴子的时候袍哥会,就算你穿越回去让这只猴子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难保没点别的插曲;所以最要紧的还是活在当下向前走 莫回头。
高考前每年我回老家的次数不多,当时恰逢叛逆期,母亲怕一不留神我就钻到某个黑网吧玩起盖伦影响人生大计,因此对奶奶的印象是从我大学时期才开始鲜活起来的。大二大三时爷爷奶奶各自住了一次院,期间我在医院连续陪着他们或昼或夜,这也是从记事起我和他们单次在一起最久的时候。奶奶初次住院时,早晨父亲将我送至医院,下午四点后我打车回家。初期奶奶不分东西南北,口齿也不清晰,几天后略有好转,开始看她在家里追更的电视剧《满秋》,三姑有次订饭时日本豆腐中青椒甚辣,奶奶吃后心脏不适,医生打了一针后心率趋于正常,幸无大事。奶奶对于这段日子的优厚待遇十分不舍,可以说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光了:不必看他人眼色,不用给女儿做饭,安安稳稳的享清泛小滥福。
二次住院是在一七年春天,没有单人病房,也就没电视看了。奶奶住院后三天后我去探望,这次病情比第一次严重的多,只能一直躺着,盯着天花板发呆。科技的发展对于跟不上时代的老人而言是不幸的,这次的医院离两个姐姐的住处很近,且同房的三个病人都是挂床,所以去陪床的一般有三四个人;一般情况都在玩手机,偶尔自己吃一口东西会问奶奶也吃不吃。于是我用手机打开广播,调到了奶奶喜欢的电台。三姑她们吃完饭回来后问奶奶都听懂什么了,奶奶说特朗普又发表言论了,朝鲜又不安分啦,她们便不停的笑。我临走时奶奶有些舍不得我,更舍不得的应是手机里让世界和她相连的声音。我婉言之下用三姑的手机打开央广新闻,三姑对于不玩手机还消耗流量这件事不甚满意,见状我便说再放一个钟头就让奶奶休息吧。第二天母亲让我拿个收音机过去席绢小说全集。
我的地位正如母亲在祖父母家的地位,因此对于从物质到精神的一切关怀,也并不抱奢望,言行举止所作所为,皆为尽孝而已。
一七年五月六日清晨,奶奶安详的与世长辞。无病无灾无痛苦,用老人们的话讲就是老了,到寿了。
自此以后再回老家残火太刀,就不必买花生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