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火车站公交一起备课——中国写作教学30人精英峰会-干货笔记:听王希文、周子房、马朝宏老师的报告-成为学习者

一起备课——中国写作教学30人精英峰会|干货笔记:听王希文、周子房、马朝宏老师的报告-成为学习者

一起备课
——中国写作教学30人精英峰会
China 30 Elite Summit Of Writting Teaching

专家介绍


马朝宏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
在中国教师报工作17年
现任教师成长周刊主编
近年来重点关注“课堂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等领域
编、著有《师道——为师亦有道》
《当教育遇上有趣的灵魂》等书

?
今日干货
1、教师应该关注课标和课程,这样才会站得更高;
2、与其每次一个作文题目不如让学生针对一个题目反复修改。
——王希文
3、作者手中要有自己拍手歌简谱,眼中要有读者;
4、写作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学情研究;
5、课堂情境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6、想让学生认识到习作中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获得被折磨的体验;
7、提高学生写作材料的数量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开;
8、学生哪里有困难,写作元素就出现在哪里;
9、写作教学尽可能大题小做;
10、我们对教学环节的省略,就意味着加重学生的痛苦;
11、写作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对写作思维过程的外显;
12、给养,来自于材料,来自于经验,来自于学生共同体;
13、教师要教会学生明白作文时间与生活时间的差异;
14、生活是全息的,表达是线性的;
15、用专业赢得努力,只要足够努力,哪里都一样。
16、帮助孩子们像一个作者一样去写作。
17、过程化不是简单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哪里有困难你就在哪里帮助他,无微不至的帮助,帮助学生从写作学习者到真正的作者。
18、基于学生经验的归纳比演绎的效果要好,指导学生探索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好。
19、作文的个性化,那只是最终的结果,平时的训练并不如此,平时的训练应该从僵化到强化到变化到优化。
20、先让学生想,想不出再推他一把,让学生的每一步都很简单,都不难。
21、学生的写作老师应该指给他一条路,否则他看不到哪里有风景,等他长大以后,自己就会去寻找风景隐形浪人。
——周子房
(王硕、肖超整理)

学员反馈
昨日回顾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十佳”全能班主任,江西省骨干教师,景德镇市优秀班主任,景德镇市中语会骨干,景德镇市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
王忠良
让我们一起备课再慢点吧
常言道: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如果我们迈开双脚,路就会看到尽头;如果我们站在巨人肩上,我们看到的风景自然不一样。
今天根据日程安排上,上午是组建10人小组,每组一位名家深度参与、共同备课,下午每组一位名家领衔上课议课,在实战与复盘中优化设计。
我们高中组,有7人,分别有来自攀枝花的起学敏老师、来自安徽宣城的黄亚男老师,来自成都的曾燕丽老师,有来自上海的姜志娟老师、来自安徽宣城的龙文伟老师,来自安徽宣城的彭跃为老师,还有熟悉的“大象”老师,我们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邓彤老师。
第一次和邓老师坐在一起备课,真是一场梦,想起2005年毕业的时候,在《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看到关于邓老师的介绍,心情很激动,心理默默告诉自己,做语文老师就要做邓老师这样的老师,这些年就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经历比经验更重要。这样集中在一起备课,在我的专业成长中还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最早看到这样的画面,还是2004年在南铁一中实习的时候,看到特级教师丁孝松老师,每次看到他领着全年级语文老师,一句句备课,当时觉得以后自己也有这样的生活,也就没在意,哪里知道,工作以后,这样的机会竟然没有过了。就是指导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也没有过这样的高峰体验。周子房博士先给我们展示了几个案例,这些例子是那么新鲜,其中“节日”“唠叨”“对手”也在我们平日里有接触,但我们从来没有过如此细致的思考。
特级就是特级,虽然我们都是老师,但此刻,我们也是学生。我们在确定话题的时候,我们各自都说出自己的话题,诸如“善良”“老人该不该扶”“合作”“责任”“勇敢”“娘炮”“安乐死”。其中有位老师没有发言,邓老师发现了,鼓励她说说自己的想法。这就是细致,也是眼光,在邓老师眼中,我们也是学生,需要锻炼。我们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想到把“娘炮”和“安乐死”发到群里,看看学生的选择。方法总比困难多,我的脑海就显现这样一句话。最后,我们确定了“娘炮”为话题。
备课备的不只是课,是人心,是爱学生之心。我们之前的写作,一直都只顾着自己的喜好,没有把眼光放在学生身上。确定话题之后,我们就要按部就班完成各个环节。周博士、邓老师一直说,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尽善尽美的结果,是一个经历过程,经历一次不同寻常的备课雅高卡。我们在情境与任务中,我们一直找不到感觉,从“整容”“辩论”“演戏”等角度,就是不满意。想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慢慢形成,“暑假快到了,商场有机器人伙伴租赁,有霍金、桑迪亚哥、鹿晗、……你想租赁谁陪伴你过暑假?请向父母阐释你的理由,争取父母的同意。”
没有质疑就没有真理,没有争鸣就没有突破。原本以为我们做的不错了,言简意赅。当我作为代表站到台上去分享的时候,我信心满满。我们的学情分析:1、“写作内容空洞”2、“阐述理由单向度思维”,我们的学习要点:1、“读者意识”2、“多向度思维”。哪知道一说话,大家又不断发现问题,我们开始自己也没意识到,总以为每个人都有盲点,这没什么。但在专家们面前,这就是我提升的关键点。在下午,我们又一次次调整,增删数次,让训练点越来越清楚,“有针对性的劝说”。甚至到最后,我们还让人觉得有点单薄,但我们不后悔,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成长的足音。在讨论的时候,明显场内的分贝高了不少,大家都很激动。真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只有不断折腾自己,才能不断突破。我愿意折磨自己,我也愿意被折磨,只要坚持下去,我认为一定有美丽的风景等着我!
?
张秀明
张秀明,江苏省阜宁县初级中学老师,苏州大学教育硕士,盐城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两次主持盐城市教科院课题研究,市县级教学竞赛多次获奖。参加2016年盐城市中考命题培训,入选盐城市专家库。
今天是实战演练的一天。
按照学段,组建不同的10人学习小组,共同研课。每组一位名家深度参与,共同备课该隐传奇。周子房教授强调指出,好的创意应该是:内在的表现欲望与外在的使命一致。上午,我们小组在王成华教授的指导下,从话题筛选到情境与任务的设计,再从学情分析到写作教学目标的确定,每个环节全员发言,争论激烈。时而一致点头认同,时而又针锋相对,但最后都能获得合作的统一。小组间的交流与点评、质疑与解惑环节突发奇想造句,更是让我经历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研讨与辩论。所有的疑难与困惑,最后竟然都在专家的精妙指导下圆满解决。下午,名家领衔上课议课、在实战与复盘中优化设计。由于上午的设计过多考虑学生的兴奋点,求新求异,远离了生活实际,我们小组下午便经历了一场极其艰难的设计方案的修改。为找到更好的情境设计,王教授与学员间、学员与学员间,都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小组合作,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求真务实的信念而来。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环环相扣,矛盾碰撞,不断生发新的智慧。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有专家指导的完整写作教学备课过程。正如邓彤教授所讲,昨晚他的讲座是热身,今天就是实战。而我收获大家智慧的同时,也有下列反思:
1.实践的基础上,必须有丰厚的理论研究,方完成工匠到匠师的跨越。
我从2014年开始加强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教学中,我经常会先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评估,然后针对学生的弱点寻找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搭桥铺路。比如视频媒介、场景渲染名家范例、模仿写作等等,这一切我都在做着,原来不就是这次学到的学情分析、构建支架吗?原来,我缺少更进一步的理论学习与思考,我的实践就是零零散散的。团队的各位专家能够高瞻远瞩、点石成金,正是因为他们有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与丰厚的理论积淀。
2.我的日后教学实践中乌鼠机密档案,必须进一步强化写作过程中的针对性训练。
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今天的学习让我发现,我在重点环节的指导往往如蜻蜓点水,没能像专家所强调的那样,针对学生的弱点提供合适的支架后,反复“折腾”学生。我通常只“折腾”一次,少有第二次,更不会进行第三次。从今天开始,我准备回去狠狠地“折腾”、“折腾”再“折腾”,让学生写作道路上的每一道坎都能扎实稳当地跨过。
今日心得
这是一支由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语文组教师组成的团队。
这支团队中,有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祝老师,她热爱写作,注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组织过社团,建立了班级文学写作交流群,让语文学习真正变成学生情感表达的工具;在这支团队中,孙艺兴还有4位执教时间1-5年不等的青年教师,她们对文学饱有激情和自己的理解,亲近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珍惜这种情感的点滴流露,同时,她们也不断地运用科技新平台,建立“书本-课堂-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欲立先破,不忘初心,在教育教学的领域,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回归与提高,反思与碰撞,是这支团队学习道路上坚持的法则。
祝萍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从教19年,热爱学生,热爱语文,热爱钻研写作教学。
今天上午王希文老师依据《中学语文教学》期刊,以神奇而科学的方法研究从2001年到2016年间共614篇有关写作教学的论文,梳理出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研究的变化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课标的理解和具体的案例,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研究地图。这样的高度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之巧妙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下午周子房博士的关于写作支架的报告听得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周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能击中目前中学写作教学出现的问题靶心。关于作文命题,举的小学看图说话的例子以及“胎生”和“卵生”的比喻,形象而准确地指出了命题的问题所在;关于学生在写作时的身份定位,是作者还是学习者,对于学生写好作文这个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支架的运用的时机,一定是在学生发生困难时,此时运用支架“推他一把”,才是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虽然重视学生的体验,重视教学生“怎么写”,但是欠缺了理论的指导,就好像一个人在黑乎乎的隧道中摸索,难免磕磕碰碰、千疮百孔啊!
感谢两位导师,因为你们,我看到了前方的光亮,坚定了前行的步伐!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大学语言学硕士。曾先后获得上海市静安区新苗奖、春蕾奖、园丁奖,并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小学生古诗词创作比赛优秀组织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
刘惠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教师,写作教学一直是我的心结。第一轮教学中,一张白纸的我坚持“苦干”——以量取胜,布置的写作篇数远超其他班级;第二轮教学开始,我默默转型为所谓的“巧干”——大开脑洞,设计各种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稍稍可喜的是,每个学生都收获了厚厚的个人作文集;可悲的是,我的青春都消耗在磨人的改作文上,收效却远低于预期。以至于每每布置作业,我都要深度纠结写不写作文呢?我成功地将自己推上了一条由体累到脑累直至心累的“不归路”……
浅陋的我前天才在邓彤博士的科普中初识写作支架的概念,昨天刚在周子房博士手把手的引领下体验写作支架的魅力,今天又在周博士大量的实例分享中见证写作支架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奇迹。专家们的报告犹如一股及时劲风,吹散了弥漫于我眼前的浓雾。我深深羞愧于曾经折磨学生创作海量作文,却并未在过程中为学生们提供很有效的针对性帮助。何其幸运,在这次写作峰会上,我找到了写作教学的有力抓手——写作支架。
今天最让我触动的是周博士的一句话:“学生的写作,我们老师要给他一条观光道,不然他是看不到风景的。”教学的天地无限广阔,我惟有用学习完善自己,才能有探索风景的资本,才能成为学生语文写作教学的合格引路人!
陈怡薇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 青年语文教师 曾获静安区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二等奖,静安区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优秀指导奖。
周子房博士的一席关于“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讲座充满了干货,带我重新审视了写作教学过程。
1.学生的写作目的究竟是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考试”二字始终盘旋在我嘴边说不出口。
“胎生和卵生的分别是,卵是外来的,由外而内,胎生由内而外。在‘胎生’的比喻里,‘心的伤害’是作品的胚胎,在‘卵生’的比喻里,‘社会使命’是作家要孵的蛋。”周老师用这样一句话解开了我内心的困惑,我们总是根据考纲之命,以老师之言为学生布置一篇又一篇作文,从未注意到这些强硬的外来使命是否和学生内在的表现欲望一致,以至于一篇篇套路的诞生。课堂作文必须要情境化,让学生们融入情境产生心理体验,用一个正常的写作任务去完成写作。
2.如何介入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
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方式:用图表的方式将思维可视化。学生的写作需要老师给他开通一条观光道,教他如何看风景,通过训练将它内化,即僵化——强化——变化——优化的过程。
3.写作如何凑满字数?
我们需要学生明白是不要被真实世界的时间所束缚,生活是全息的,表达是线性的。
总之,经过了这番抽丝剥茧的剖析,使我对写作过程有了更新颖、更丰满的认识。
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曾通过国家汉办赴法国亚眠做了半年汉语教师,曾获上海市静安区教师“新苗奖”三等奖。
郭蕴菁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工作刚满两年的新教师,常常在写作教学中感到束手无策。第一次参加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研讨,就像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不禁感叹——原来作文可以这样教,原来作文教学是这么好玩!
今天王希文老师对中学写作教学研究热点的探析,其科学性以及对写作教学方向的把握让我为之佩服。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副主编王胜天,王希文老师对我们的撰稿指导也是有针对性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从概念界定、论文类型、研究范围、如何选题、积累素材、明确标题、表述得当等方面一步一步指导,甚至如何投稿,各个期刊的特点都作了详细说明,我们受益匪浅。
如果说上午是研究型学习,那么下午就是实践型学习。听周子房老师说《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三小时的课我听得是意犹未尽。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求,可是不是有了体验就能够表达出来,写作者需要“心动”才能写出好文章,而“支架”就是让他“心动”的那一缕风。把自己想象成学生,要设计怎样的“支架”,什么时间给出“支架”,周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体验一把“写不出算我输”的感觉,我仿佛看到了“写作困难户”的希望曙光。
高欣
90后中的处女座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专业,专注文学批评。上海市市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中共党员 做了老师,不仅爱文学,更爱学生。坚持取法乎上,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自己的语文教育研究与课堂实践让更多人看见,获得更多的批评与进步,从写作到投稿,从个人到共同体,一本杂志的出版连接了我们个人的此刻与未来,也连接起了我与我们。看到为语文教育而努力的一群人,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更有勇气,一直走下去!
写作支架的设计直接决定了作文教学课程的效果。设置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热”起来;话题从“卵生”不痛不痒的写作到“胎生”的心的触动,是个性化作文的本质。每一个生动的课例,让我们意识到语文课堂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让我们更加相信无论哪个学段的语文课,都可以生动活跃!反思以往的“随笔”,我们只是重点关注学生写作选材的发散,却忽略了学生思维的缘起。让理论落地,让方法奏效,是我最大的收获
?
王不了
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理想学堂教师发展院负责人。曾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广东省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有散文小说集《月亮很旧 月光很新》,作品见于《天涯》《作品》等。任2015届35班班主任、语文老师,学生王成之以520分居全市第一,市前5名占2人,前100名占18人;语文满分4人,全班均分110.2分(满分120分)。指导学生获广东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地平线文学社连续四届获全国“冰心作文奖”团体第一名。
这两天在上海参加「成为学习者」组织的「一起备课吧」活动,这是我今天的学习笔记,前面的笔记晚些时候整理好了再发布。
小伙伴们做了很多非常棒的全程文字实录、思维导图、金句摘选,我就选取部分概念与环节记录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一、最近三天的课程结构
理论:写作教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学术背景与现状。案例:真实性写作、过程化写作、支架式写作的大量案例。实操:导师带领小组集体备课。回顾:从论文、课例等角度对上述环节进行补充、梳理与回顾。
这种课程逻辑本身就是很好的示范:构建一个身处真实情境、关注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支架的学习系统,让与会老师在成为学习者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个人认为武汉火车站公交,稍显遗憾的是没能看到「成为学习者」团队的学法研究培训。听说前不久有这类课程,可惜我事先不知道。
二、折腾与折磨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专家们都强调了「关注学习/写作过程」,教学设计实操与案例分析时,也总是强调这一点。子房老师眯着眼睛笑道,「抓住学习要点,反复折腾,等你们设计完了还要回来的,一遍两遍折腾肯定不够的」。「点与面,焦点与背景,反复折腾!」「不要直接告诉他!这里不折磨一下学生,他记不住的!」
教学设计实操时,我们小组的导师王从华博士也强调,这次实操并不是追求设计出多好的课例,重要的是这个设计、交流、碰撞的过程。
三、矫枉可以过正
昨天上午,各小组拿出了设计初稿,下午进一步讨论前,子房老师提醒了一句,「不要急着纠偏,刚开始的时候,过一点都不怕,了解以后再往回拉一点」。事实证明,这句话极具预见性,大可玩味,可惜我当时理解得不够到位,结果走了一些弯路,是为折腾与折磨,——所以我印象深刻。
四、支架式学习
1、设计支架极难,尤其难在破除知识诅咒。所谓知识诅咒,指的是我们很难了解,自己所懂得的知识在不懂的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对老师来说,保持无知的能力实际上是极其重要的基本功。
2、子房老师说,支架式学习中,学生可能会经历僵化、强化、变化、优化的过程。这一句,既是子房师的提醒,也是一种防御性的自我辩护孟子两章,我斗胆再增添一点提醒与辩护:支架即脚手架,本是建筑术语,它是用来建房子的,房子建好之后,工人就得从脚手架下来,而且,这些架子最终都是要拆掉的。顺便说两句:拆架子也是个技术活。在一个玄学盛行的领域,从事技术活的人是可敬的。
3、专家们提供的支架范式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策略支架」与「元认知支架」,可惜未闻其详。进一步说,我更感兴趣的是「元认知支架」的开发过程。
五、作为纲领性文件的课标
王希文老师基于词频统计,拈出写作教学研究的九个关键词:思维、个性化、修改、文体、写作知识、写作过程、写作目的、写作支架、读者意识。分析后发现一个现象:老师们对课标有一个从疏离、关注到认同的变化过程。纲领性文件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了解之后,吾辈不可不重视,亦不可不忧惧。
六、沙龙交流妙语
两天高强度的学习之后,今晚沙龙交流,大家稍稍松弛了一些,对坐晤谈,妙语频出。
1、有老师提到班上有位偏执的女生,骂老师、排挤同学,作为班主任,她克制自己,最终与她相处得不错。张平说:「其实你可以更诚实地表达自我。当你觉得气愤时,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气愤,不必总是克制。大象老师强调,要身心合一,诚实地表达。」
2、宁超群老师说,自己想加入「成为学习者」,是为了专业尊严。随后谈及父亲给自己的提醒:「不要辛辛苦苦,误人子弟!」
3、项恩炜老师说:「体制内外、地域差别都不重要,关键在人。当你以专业的姿态在专业领域努力,一定会获得与专业水平等值的收获。向着明亮那方的前提是,我身在黑暗。」张平老师随即接道,「要感谢身边的黑暗,正是这些黑暗让那些比我们更优秀的人裹足不前。」
七、成为学习者
老师成为学习者,是理所当然、势在必然的事情。昨晚与项恩炜老师私聊时,我说,「成为学习者」团队干的是最笨最苦的事,也是最该做而少有人做的事,这很了不起,因为学法研究就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任何一个领域,真正把基本概念、底层技术弄清楚的人都不得了。
曾燕丽
曾燕丽,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曾燕丽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从教三十年,参加了无数教研活动,听过数不清的讲座,这次活动是最超值的。这些名家的方法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是切实有效的方法,回去要慢慢的消化。
最喜欢的活动是集体备课,同组老师智慧的碰撞,邓老师恰到好处的点拨,很烧脑,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其它组的设计精彩纷呈,我准备把场景描写的那个设计,转化成课堂教学,学生场面描写最不容易做的是点面结合。心理描写那个“表现心历路程”这个点选的很好。小学组的情景设计很具有吸引力……
语文教学学习闯荡隋唐,永远在路上!
?
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十佳”全能班主任,江西省骨干教师,景德镇市优秀班主任,景德镇市中语会骨干,景德镇市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
王忠良
基于热爱专业的特别关注
一、极富人文温度与支持力度的安排
今天是培训的第三天,经过两天的高强度的学习,今天还是真有点累,每个讲课老师都不自然拖延时间,因为我们真的听的津津有味冷残欢。
今天上午,《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的王希文编辑做《中学写作教学研究热点变化探析》,下午周子房博士做《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晚上《中国教师报》编辑马朝宏编辑沙龙交流。
二、基于热爱专业的特别关注
因为热爱,才有高频词汇的出现。
王希文老师一条路线图,让我们清楚看到课改变化时间流程图,这就好比是地铁的路线,每一站都那么清楚。流程图如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素质教育决定》(1999)——第八次课改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实验稿)颁布(200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2003)——高中进入课改(2007)——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颁布(201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公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教育部成立教材局,国家统编三科教材(2017)——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发布(2018)。对学科发展历史了如指掌,思路清晰。做研究要有历史视野,才不会走弯路。这就是科研方法的一个直观呈现。
从编辑的角度,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蓝本,梳理三个不同时间关键词,用图标的形式呈现,分别是“思维”“个性化”“修改”“文体”“写作知识”“写作过程”“写作目的”“读者意识”“写作支架”。这些词汇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少问题:一、写作教学不是没有人关注,是我们自己不熟悉而已,大有文章可做;二、关注的人在变化,不断有新人推动写作教学改革;三、即便是高频词汇,关注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比如提到“程序性知识”研究,一系列论文就呈现出来了,比如有关“写作过程”的文章增多,又一系列文章出现了。教学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王老师也是条分缕析地举例,分享成功案例,分析失败案例,让我们明白好的文章是怎样一步步写出来的。
因为热爱,才有高质量的课例呈现。
周子房老师不愧是博士,不光学识渊博,还特别能讲,而且特别有心。他的讲座非常有艺术,比如一开始的导入:卵生和胎生的分别是,卵是外来的,由外而内,胎生是由内而外。在“胎生”的比喻里,“心的伤害”是作品的胚胎,在“卵生”的比喻里,“社会使命”是作家要孵的蛋。——王鼎钧(台湾)
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理解学习支架,他插入关于写作情境的相关内容,区分了自我表达情境和与人交流情境,接着三个典型事例,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李白坚老师的“做哑剧”,周子房的“我爱我”,其中还让黄婉君老师上台亲自体验了一下,这都是手把手教情境,教体验。
由于要放很多课件,在课件转换过程中,我能清楚看到里面实在太多内容了,怪不得周老师讲起来顺畅自然,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我的故事”自叙表达中,周老师更是一步步引导我们,让我们明白话题选择的基本标准:1、熟悉,2、新颖,3、独特;话题选择的价值标准:1、以理服人,2、以情动人,3、以趣娱人。
因为热爱,才有说不完的自我故事。
晚上,《中国教师报》编辑马朝宏老师先给出了报纸对非常教师的定位:1、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2、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或经验;3、有社会责任感,有教育情怀。
张平老师建议我们分享自己的一个故事,限时两分钟,后来发现这远远不够,因为每一个坐在会场的人都有不少的故事。江西贵溪叶燕芳老师如何和学生亦师亦母的感人故事,周言禾和姜志娟老师自己开培训,如何关注孩子;还有王在英老师如何在体制内获益,成就自我;项恩炜字典情人,中国教师勇气更新,专家们受到老师影响都非常投入,没有想到商业筛选之后,这么多老师自费而来,非常感动……
我也分享了我的故事,我开玩笑说,我的故事没那么感人,更多的是悲伤,如果可能《一千零一夜的悲伤故事》可以讲起来,但讲过之后,我们还是要走进课堂,面对一个个孩子,上好每一堂课。
因为要赢得尊严,就要有专业品质;要有专业品质,唯有热爱。热爱,让我们对某些人,某些事就特别关注。这就是成长。

副高职称,现就职于海淀区北京市育英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韵语实验先进个人,海淀区万寿路学区名师工作站指导专家,海淀区学业水平检测命题组核心成员。
近几年主持与研究“育英学校九年一贯十二年一体课程建设下基于尊重和发现学生个性篇好的小学语文“3+3”阅读课程构建与实施”工作。
王在英
写作教学中需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关键词:意识
今天上午王希文老师以《中学语文教学》期刊为例,基于从2001年到2016年间月614篇有关写作教学的成果数据分析,梳理出了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研究关注点的变化发展趋势,结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大量的案例做出了详细的解读,由此解答了我第一天学习时的感受的根源。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1. 写作教学必须有文体意识。
2. 修改工具量化意识。
3. 精雕一篇胜于多写的意识。
4. 写作知识即方法指导的意识。
5.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学习研究意识。
6. 写作全过程指导意识。
7. 写作的读者意识。
8. 学生不是受教育者是学习者意识。

柏春花
南京市高淳区宝塔小学 教科室主任,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采桑子》咏写作教学30人精英峰会第三天
(其一)
盛夏挥汗于申沪,白昼耕耘、灯下耕耘,专家领舞,共同磨课不言苦。
团队智慧实证引,理论求真、实践求真,洋溢情怀,无限平台共创新。
(其二)
看见灯
看见亮
看见教育天空纯净的蓝和金色的光芒
有贴着地面的风在飞扬
提灯的智者和30枚种子一同发光
灵敏的耳朵在叫嚣
一起学习吧
熟悉的脚步在陌生的河床怿动
靠近冰川的呼唤
在“心的伤害的胎生”中(周子房博士的创新说法)
抹去疤痕
掌灯的灵魂和有尊严的支撑
我们是每个小宇宙的光
?
叶燕芳
叶燕芳,江西省贵溪市美的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年级语文组长,多次指导学生作文获得省、市一等奖。喜欢写作,热爱教学,挚爱学生。对于语文,希望自己: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永远热泪盈眶。
改变自己
朋友,你有没错误过,而且是错得一踏糊涂?
去年,我们校长给我一个文件,说小叶,你会做课题吧?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居然说会。其实那时,我手头只有一本李冲锋博士的《教师如何做课题》。后来,我才知道,那属于我们省教科“十三五”规划。
我花了一个来月做了关于作文评改方面的开题报告,没想到在省里通过了。4月份去参加上饶的培训,我迫不及待地和专家分享了我的课题,他和我说你这个是关于评改方式,不是作文评改的方法研究。
在接下来的培训讲座中,我了解到自己课题研究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立意、构思才是最难的部分,过程指导更重要。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开题报告已通过,研究价值不大,不代表没有价值。那么调整吧!研究的是评改方式要向评改方法转变,那么如何变呢?
我拿起了手头上王荣生教授的几本书籍,各种狂翻,其中有一页提到了评价量表和评价清单。对了,这就是评改的方法了。
在内化周子房博士和荣维东博士关于写作教学的讲座后,我把评改方法的又扩大到了可以依据功能(写作目的)、受众(读者意识)。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时候,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手把手告诉他们哪需要修改。
这之后,我提交了开题验证报告,也通过了四环素软膏。现在面临着,在省级以上的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这对我是一个挑战。
今天上午,在听《中学语文教学》期刊王希文编辑的报告中,她提到“修改要贯穿写作全过程”,我的脑袋突然跳跃了。
我想到曾经叫学生写给9年级学长学姐的那篇文章《年轻的战场》。这篇文章成于真实的情境,指导写作过程中也运用了支架,前后修改5次,修改过程中一直渗透了读者意识。许是这几天受专家的冲击太多,我觉得可以以这篇文章为抓手,写一篇“读者意识在作文评改中的运用”的论文……
王荣生教授、周子房博士、荣维东教授、王希文编辑……与这些人,真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更是高质量的遇见。
这些遇见摸金令,哪怕是点滴的话语,都促使我不断的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我不知道,这条路会指向何方?我也不知我的未来会怎样?
此时的我,仅能想到的是《平凡的世界》中的那个语段:“他一个人独处这天老地荒的山野,一种强烈的愿望就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能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地生活一辈子!他老是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做着远行的梦”惧魔症候群。
张秀明
张秀明,江苏省阜宁县初级中学老师,苏州大学教育硕士,盐城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两次主持盐城市教科院课题研究,市县级教学竞赛多次获奖。参加2016年盐城市中考命题培训,入选盐城市专家库。
一 唯有科研铺路,才能完成从工匠到匠师的跨越
学习内容:钱梦龙的基层教师成才之道
钱老师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草根教书匠,成长为语文教育界的大师,缘于他坚持读书、写作、研究。即使经历人生最严重的挫折汉口学院官网,他也不停止前行的步伐,凭着执著的追求和顽强的毅力,行走在自己语文教育的精神家园。
反思:读书、写作与教科研是一个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的必经之路。行走的过程中必然有艰辛、寂寞甚至痛苦。但历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之后就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读书,是我的正常姿态。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也有不少实践与探索,以及多方面的小专题研究。但我没能坚持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形成理论智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 再研课标,用源头不断归正自己的教育教学
学习内容:课程标准的关键信息
编辑王希文老师给我们解读了课标的几点关键内容,强调教师关注课标的重要性。
反思: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围绕它来实施。2011年11月入读苏大教育硕士时,我第一次认真阅读课程标准;2014年11月,为了能通过高级职称评审考试,我背熟课程标准每一条内容。从那以后,再没读过课标。今天听了编辑王希文老师的讲座后,我认为再读课标非常必要。
三 用智慧与策略,干涸处及时洒下甘露
学习内容:写作学习活动与过程设计
周子房老师以丰富精彩的课例、到位的现场操作,教给我们为学生写作提供支架的方法与策略。
反思:自己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还是非常肤浅的,给学生支架的功课做得还远远不够。周老师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若不能给他们及时的帮助,那就等于为其制造痛苦。我希望今后我的努力能把学生的痛苦降到最低点。
四 三人行必有我师
活动内容:沙龙——教育媒体人与老师的面对面交流
体会:因为学习,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张平老师金句频出,项恩炜老师屡送鸡汤。 聆听同伴们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我发现这个群体里的成员人人有功夫,个个有追求,各自行走在自己灵魂的轨迹上。他们的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刷新着我的世界。我由衷钦佩、仰慕。携上他们的色彩,定能绚丽我的灵魂。
骆斌
骆斌,男,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老师。一个愿一生固守在语文教育路上的行者。一直努力——以语文之美养学生之德、以语文之美启学生之智、以语文之美怡学生之情。
路径指向,支架驱动
——师生共生共长
一、路径指向,教师要留下自我拔节的声音
在《中学写作教学研究热点变化探析》讲座中依托《中学语文教学》自2001-2006年间样本分析dt1350,王希文老师梳理近16年来中学写作教学方面的相关论文,明晰了写作教学理论界的走向,课程课标层面的变化,专家、教师相关的关注与研究等,画出了一条轨迹;且在相关研究方法的支撑下抓取了九个关键词细化、切片式的分析了相关症象及背后的机理。还原了近年来写作教学研究的路径,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也指出了写作教学未来的趋向。整个梳理及强有力的剖析让我有种“登高”俯看的感觉。
这解决了我们在写作教学上今后“到哪里去”的问题。之后的《从教学经验中生长出的教学论文》讲座中,王老师以专业的角度指引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以此催生自我的提升,并培养必要的自觉研究意识。在学习中,我写下了如下的触动:要努力让自我成长的声音留下来!唯有自我的成长才能推动学生的成长,要努力让自我自觉的研究来提升学生的素养。在努力中领跑学生的努力,在成长中成就着学生的成长。
二、支架驱动,转动写作教学的魔方
在下午周子房老师的讲座中,我在不停地切换着我大脑,不断在“听——记——思——做——悟——辨“等各个频道间变换,许多时候都是在毫无规律地切换着,电脑笔记和纸质笔记也在不停地切换着记录。许多的点要来梳理,许多的线要编织,太多的框架要搭建。讲座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支架魔方在引导着、帮扶着我对写作教学相关理念、操作等进行着学习、理解、消化;我还在期待着“内化”的突破与实现。
回顾中第一大触动是写作教学的相关“话语”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支架”、“卵生”、“胎生”、“外在使命”、“内在表达欲望”、“大和尚”、“小和尚”等这些或庄或谐的语言已因有了一个特定的语境,而充满着特别的味道,这些似乎有着“专属”味道的词语,也在标志着自我学习的成长是在与一群“尺码相同”的人不断地努力着。
“为什么要有情境?”这个问题的抛出及剖析,让我对于学生写作活动中的双重身份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当学生作为写作者这个身份时,我们要着重考量的是给出一个合理的、真实的情境。
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写作,所以需要一个情境来进行,而我们以往的写作教学一直不太关注这个问题或者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变得“无缘无故”地进行,会让其变得不是一个“正常的写作者”,因情境的“失真”从而可能会带来学生习作的“虚假化”,进而也可能使影响学生在其它方面的“虚假化”,这是另一个层面上更为可怕的事。而设置一个合理的、真实的情境,就是让学生还原为一个正常的写作者。
把学生作为一个学习者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其实是“经验缺乏的写作者和学习者”,在完成相关写作任务时,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境,而这种问题和困境恰恰是我们老师进行教学的有效介入点,这才是我们要确立的教学要点,也才是我们老师在写作教学上要发力的所在,也恰是体现我们老师在写作教学上价值的所在;舍此,我们老师在写作教学上的效用将会大打折扣或微乎其微,甚至是负作用!
学生是经验缺乏的写作者和学习者,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在围绕学习元素展开的学习活动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需要及时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架的帮助。
学生这种学习的困难,其实就是学生目前所有关于此次作文习作训练的原有经验值与本次作文训练所需要调动的相关生活和表达方面的经验之间存在的差距。而这个差距,往往是学生独自无法解决和完成的,此时就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个时候,学习支架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重要的保障,也是学生作文相关能力达成的关键所在。
随后,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学习支架的设计”环节,大量案例的呈现和现场的实操互动等,让每个环节的学习都演变为一次次的真实体验,这本身也是基于“支架”的支撑,从而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益”。
回顾以往的自我写作教学实际,不由得发出一个感慨秦致,我也太需要关于“写作教学”方面“支架”来帮扶自我在这方面的成长,并以此来帮助学生真正在写作学习上有所获,有所得,并最终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支架”玩转作文教学的“魔方”,让作文教学和学习不再处于“暗箱”状态。
?

峰会花絮
王希文老师太真诚了,给我们投稿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指明了方向。

周子房博士的讲座太接地气了。听,周博士说:我们老师们要做到敢说,要自信地说――“我最佩服的人,就是我指导过写作,居然还不会写的人。”果然!不服不行!

“听了讲座以后,我觉得什么身份都不重要,在哪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起来!”刘惠老师,你的这次学习已经学到身体里面。

王在英老师的故事一定很有趣,你看,笑起来了;丹丹和小红,刘涛老师也好投入啊。

曾燕丽老师和起学敏老师高中组的伙伴们“我的故事”大比拼进行时。

咦,王不了,被美女老师包围了,真是忘不了了。

王忠良老师,期待你的一千零一夜故事,我们好想听啊!

骆斌老师,您正在接受全国各家媒体的采访的节奏呀。

“这么说吧,每次和专家谈话,哪怕一句,都能推动自己走很远!”叶燕芳老师努力着把每一个珍贵的瞬间记于心间。

有个女孩名叫婉君——婉君老师,你豪迈地一站,站成峰会的一个美丽风景。

“只要大家足够努力,成为学习者团队,一定竭尽全力支持在座的各位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语文老师。”大象,你这句,我们爱听。


一起备课
——中国写作教学30人精英峰会
全年接受预定
预定电话
项老师:15711668193
朱老师:13818913452
扫码预定

排版支持/尤歆毓
图片/图片来源于成为学习者
期待您的咨询
-END-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