掳一部《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带火了高质量的武汉!-质量武汉

一部《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带火了高质量的武汉!-质量武汉
黄鹤楼、东湖、江滩、鹦鹉洲大桥、知音号、国际博览中心……在这部《你和我的倾城时光》里,观众可以在剧中“打卡”武汉地标40余处嫡女威武。据悉,该剧的原著作者于武汉完成创作,也选择武汉作为主要拍摄地。
剧中武汉风光
该剧的主题曲《倾城之恋》(插曲),写满了“对江城的告白”。“当湖水深江水浅,因你才有桥相连”“梅花落和樱花开艾克塞拉,谢谢你正好也在”……
主题曲作者是诗人阎志,他同时也执掌着武汉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卓尔控股有限公司。今年10月,阎志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杰民营企业家名单。
为什么跨界为偶像剧主题曲作词顾剑桥?阎志坦言,他与武汉这座城市共生共长,来武汉打拼的岁月,也是他生活中美好的倾城时光。

专为武汉写一首属于她的歌
“歌词我去年就写好了,是专为武汉创作的一首歌。”谈起创作初衷猎爱百计,阎志说,《成都》曾唱火了成都,武汉呢妻愿得偿?这座美丽的城市也应该有一首易于流传的、属于她的歌曲鲁伟鼎。碰巧电视剧《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主题曲缺歌词,制片人是老熟人,该剧又在武汉拍摄,阎志才将词作“割爱”。
阎志说,歌词的创作过程很顺畅。“只用了几个五分钟”,因为梅花、樱花、江水、湖水、芳草萋萋,都是他太熟悉、武汉太独特的意象。
但由于是“作词新兵”,为了押合曲谱,一向很少修改诗作的阎志反复修改歌词。

除了一首歌,阎志还在为武汉市筹拍一部电视剧。
“剧名就叫《武汉之恋》,我的故事梗概已经写好了,明年开拍。”阎志透露,这部剧里写了不少武汉“名人”的“爱恨情仇”。
“一开始我写得很平和,生活本就平和尼西黑陶,但有位专业人士告诉我,戏剧必须有冲突像素地牢。”阎志说,那么,第一幕就写“艾路明”跳下长江(借用艾路明1983年从武汉漂流至上海的真实事件)夏凡尼。
阎志还在创作《武汉之恋》小说。“大概会有四五个部分,暗合着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目前第一部已经完稿。”

竖巨幅广告牌感谢这座城
“没有武汉,就没有卓尔”
常常路过武汉长江二桥的老司机们还记得,几年前,这里曾经竖起一块巨大广告牌——“感谢武汉”。很少有人知道,竖牌子的正是阎志。
“没有武汉,就没有卓尔”,这是阎志在许多场合都曾讲过的话。

“首先楼安琪,我要感谢武汉的包容。是这座城市包容地接纳了我,一个来自湖北罗田的小镇青年,并给了我一份体面的工作。”阎志说,他出生在大别山区一个小镇上。父亲是个基层干部,做林业工作。母亲是名手工业者,用缝纫机绣花。阎志有5个姐姐,少年时家里很困难。掳印象中,每到年底,父亲都要在单位借点钱王国平简历,全家人才能过年。
1994年,倪宝铎小镇青年阎志来到武汉寻梦,在一家报纸做记者。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这座城市会成就他那么多梦想张子健老婆,让他成为知名的民营企业家。
1996年,阎志为书商写了本《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刘德华》的书,拿了25000元稿费。还清了借款、租了房子,开了家他业务最熟悉的公司——广告公司,这时他24岁。
“我要感谢武汉给予每个敢想、敢做的勤劳者创富机会。”阎志说,24岁,他只是一个拿着《公司法解读》摸索的文学青年,但卓尔广告公司开了两年c大调前奏曲,就成了当时湖北最大的广告公司。
后来阎志做过酒厂、学校、纺织,做过产业地产、商贸物流,现在又转型智能交易平台。
“卓尔的每一次转型,在有些人看来是异想天开,但这座城市总为我打开大门,总默默地、温暖地给予一份支持。”阎志说,是武汉的区位优势、商业基因成就了卓尔,更是武汉包容、创新、敢想敢做的城市性格成就了卓尔。

水大鱼才大:城市发展给了民企机遇
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赶潮初创,到2003年初从广告业到实业的跨越,再到2015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阎志对时代节拍总是踩得很准阿伦雷乃。
更重要的是,卓尔的成长,每一步都踏在了城市发展的节拍上。武汉和卓尔的发展,相辅相承。阎志说:“一个最好的企业是能和一个区域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企业宫·媚心计。”他很有幸,创业地选择了武汉,城市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卓尔的发展。
在武汉建设长江航运中心的大格局中,卓尔围绕现代物流业持续发力,积极布局长江港口,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基建港口,入主阳逻港一期,并陆续建设汉南港及多个汉江重要港口,建成最大的内河港口物流体系,成为武汉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的砥柱中流。

水大鱼大。经济学家周其仁打比方说,市场就像水,企业就是当中大大小小的鱼。市场大得像海洋一样,大大小小的企业就越多,实力也越强。
“我觉得企业在谈社会责任时,首先要谈城市责任。”阎志说,“我来武汉时,兜里只有200块钱。现在我有的额外财富,都是这座城市给我的。所以,现在,我愿意用我的财富为这座城市做点儿什么。我理想的城市与企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亚辛·拉尼娅。”
他希望更多武汉民营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经济,相互“抬庄”,抱团发展,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敢于把武汉民企做上中国舞台、世界舞台。

策划
武汉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武汉市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运营
长江日报品牌质量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