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渔人码头【视频】留住乡愁——《文溪志》发行仪式圆满结束 记录历史-老鹰是地主

【视频】留住乡愁——《文溪志》发行仪式圆满结束 记录历史-老鹰是地主







一切准备就序
11月28日上午9点30分,《文溪志》发行仪式在文溪社区居委会议室举行。来自原文溪乡23个老村的老村领导,现6个新村的村领导,《文溪志》捐助企业、个人,为《文溪志》提供资料的典型代表,受邀的县相关领导共100余人参加了发行仪式。

9点,姚蒲初书记到达文溪村部,腰鼓队的姐妹盛情相迎

看到故人非常激动

认人

亲切握手

都曾任过文溪的老书记

知心话说不完

王定岩乡长和蔡华健副县长到达

蔡县长翻阅《文溪志》



这些老人,都曾经是雷厉风行一言九鼎的基层干部
8点,我到达文溪村委办公室,将田庄乡政府请广告公司制作的签名墙送到村上,开始装订会议资料。27日下午因为政协新闻文体组开总结会,我只匆匆把会议资料打印了出来还没有来得及装订装袋。

报到

领书

签名
发行仪式定在九点报到,九点半正式开始。八点半就开始陆续来人了。我请原文中村的支书聂文来和文溪完小的老师陈吉长负责报名,蒋平阶支书负责领书。
想空出自己来拍点照片,谁知道谌训山书记一到就找到我,说他的讲话要取消,因为他的舌头上长了一个溃疡,水都不能喝,话都讲不得了。我只好把资料中的议程又拣出来,到电脑里进行修改,将第4项“编委会成员谈编志体会”删掉。又是一翻手忙脚乱的乱仗,等搞好想再到会场那边拍几张来宾签名的照片,人家都已经签完了,九点半只差十分钟了。
我焦急地望着楼下的广场,腰鼓队的姐妹们用热烈的腰点迎接客人,一拔一拔来了好多车子,却迟迟不见我妹妹的车子来。她受我之托去接谌玉坤伯伯来参加发行仪式。半个小时了,文溪文中不到一公里远,早就应该到了。正左顾右盼,一辆车子停到了坪前,门开后,我看到我爸爸下了车,接着,看到他去搀扶颤悠悠的谌玉坤伯伯。我赶紧招呼罗艳群主任:“玉坤伯伯来了!”罗艳群主任接到我们邀请参加《文溪志》发行仪式的第一句话就是问:“玉坤伯伯也会参加发行仪式吧?我好几年没看到他了。”我说玉伸伯伯为我们的志书提供了不少非物质文化稿件,我们会邀请他参会的。她说那好,我给他带点礼物。


玉坤伯伯到达村部
2013年罗主任到文溪搞地名溯源调研时,与文溪村的老人们有过交集。那时,他身体还算硬朗,嗓门好,可以一口气把《全家宝》背诵完。但到底岁月不饶人,如今的玉坤伯伯已经行动不便了。
罗主任一听说玉坤伯伯来了,马上就飞奔下楼去接他。两人的见面真的很让人感动。体贴的罗主任送了玉坤伯伯一条保暖毛裤。小心翼翼地搀着他上楼。玉坤伯伯眼睛看不见,声音却依然洪亮。一边走,一边和罗主任寒暄。到达会场,主持人宣布发行仪式正式开始了。

第一个程序是谌先开支书致欢迎词。

第二个程序是由我代表编辑人员作工作汇报。谌玉坤伯伯大声问身边的人:“这是谁在讲话?”别人告诉他了之后,他又大声说:“给我端碗面来。”旁人赶紧给他端了一碗面来。他吃完,又喊:“给我倒杯白开水来。”到底是唱山歌的嗓门,仍然那么浑厚。我自愧不如。老小老小,人老了就跟小孩子一样,没有顾忌,没有自制力了,但看到他还能吃能喝,声如洪钟,我还是很高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高寿的老人,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符号,值得我们珍视。





第三个程序是《文溪志》编委会主任蒋金云讲话。蒋金云主任的眼睛因病刚做了手术不久,还未恢复,由编志办谌继先宣读。

第四个程序是罗艳群主任讲话。她充分发挥她能说会唱的特长,把会场气氛搞得非常热烈。一会引用谌先开支书唱过的老歌《望郎歌》:“望郎是二十一呀,我清早就望起,双手扯到郎的衣,旧金山渔人码头如何如何是舍得你呀!”一会又把我喊到台上陪她唱《送郎歌》。因为没有一起练习过,配合不是很默契,但还是收获了宽容的观众们阵阵掌声

合唱《送郎歌》

把大家乐坏了


罗艳群主任回忆了自己和文溪的情缘,到玉坤伯伯家里用手机拍他手抄的《传家宝》的情景。她几分钟就拍完了,把书还给玉坤伯伯。玉坤伯伯问:“你就抄完了?”她说:“就抄完了。”他就感叹:“你是狠啊!你一下下就抄完了,我抄了两个多月才抄完。”我们都笑了起来。罗主任就大声喊:“玉坤伯伯,我在讲你呢,你听得见吗?”蒋平阶马上走过去扶着谌玉坤老人站起来亮了个相,玉坤伯伯笑着说:“我听见了呢,听得见呢!”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罗艳群主任最后用安化方言演唱了花鼓戏《字圣黄自元》的主题曲:“安而化之兮哟文溪(东坪)好地方,红薯脑壳好呷哟包谷黄又黄。山里麻古山里佬喂,毛笔字我比你的强呃。咯西西,那西西,活咯活咯,酿把戏。安化话你就学不像哎,黑茶好呷黑茶香哎,擂钵里的擂茶嘢,欠得你的清水丈把长!”
会场气氛再次被点爆。

《字圣黄自元》主题曲
第五个程序是曾任文溪公社党委书记的原益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姚蒲初讲话。姚蒲初在原文溪公社任过三年零四个月的党委书记,与文溪人民感情深厚。尤其是与每个老村的村支书。他一进会场看到老支书们便一一上前握手,就像看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激动。我们的志书由他写序。他的讲话平和亲切,充满回忆。台下坐着的老村支书们,都曾经是他的部下,都清楚地记得他可以一天挖一千斤红薯,可以一担挑满满两大箩筐200多斤。
他说话非常直白幽默:“我对文溪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文溪人们有什么困难来找我,我从来没打过折扣。因为我家境比较好,我有一个有钱的弟弟。以后,你们有困难,还是欢迎来找我。”
他还准备定一个时间把原文溪乡各村的老支书召集到一块开个座谈会。委托周欢民书记帮他负责联系参会人员。



第六个程序是田庄乡党委书记周欢民讲话。周书记一直对《文溪志》非常关心,无论是金钱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关照。多次参加我们的编务会议,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的编志工作。

最后一个程序是县委常委、副县长蔡华健讲话。蔡华健副县长骨子里是个文人,非常重视和喜欢文化,我和他因为参加读书会、采风活动有过多次交流,此次相聚在文溪,倍感亲切。他的到来,为我们的发行仪式提升了档次。


会场秩序自始至终都非常好
发行仪式11点30分结束,大家集体在文中胜利酒家用午餐。天气很好,阳光普照。大家饭后走到原文中村的村委办公楼前合影。






文溪志发行仪式到此圆满结束。
附:
文溪社区党支部书记致欢迎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日子。经田庄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原文溪乡《文溪志》编纂委员会在我村举行《文溪志》新书发行会议。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文溪志》编纂委员会领导和编辑们,各村村级领导代表和原23个老村领导代表,田庄乡党政领导成员,原文溪乡党政干部特邀代表,县里有关领导等等。在此,我代表文溪村村支两委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问候。
十月金秋雷米盖拉德,天高气爽,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听编写《文溪志》的领导们介绍,《文溪志》的编写历经了近三年时间,编辑们不计报酬,不怕辛苦,于今年8月最后定稿,在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将近100万字,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地方特色鲜明,是研究文溪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库,是熏陶社会风气的一部教科书。因此,这部书的出版发行是一件大事和喜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值得我们庆贺。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文溪志》的出版发行在文溪历史上是唯一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它对于我们文溪村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我们一定认真阅读,发动群众做好《文溪志》的发行工作,使每一个文溪村人了解文溪历史,陶冶社会风气,让它在建设文溪新农村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再一次向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们、来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接待不周之处敬请原谅。最后祝会议圆满成功!
文溪社区居委会
2018年11月28日
《文溪志》编辑人员在发行仪式上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文溪的父老乡亲: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文溪村召开《文溪志》的发行仪式,我作为一名参与这本志书编写的文溪人,心里很激动,也很骄傲。《文溪志》从2016年2月正式开始林中女妖,到2018年11 月出版,历经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下面,我就这两年零九个月的编辑工作,跟大家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文溪志》的编写最先由蒋金云、谌继先同志发起,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后,于2016年2月24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基本明确了编委会和编辑人员名单。编委会成员:蒋金云、黄玉花、谌三支、谌万辉、谌训山;编辑人员:蒋金云、谌元松、蒋英姿、黄本安、谌继先、蒋平阶,之后增补了谌刚才和谌训山。2月25日,编辑人员正式上班,工作开始走入正轨。
编志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我们都没有编过志,没有实际经验,只能靠摸索,跟别人学。借来《安化县志》,把各章节栏目依葫芦画瓢确定好;借来《熊耳浮青》和《羊角塘镇志》进行借鉴,学习他人之长。
我们的编辑工作开始走了一些弯路。学习《熊耳浮青》,我们偏重了稿件的文学性,不限字数和篇幅,依照撰写者个人的喜好与风格自由发挥,有的稿子长达几千上万字。人物栏目稿件也长短不一,村级概况稿件没有统一规格,有的过详,有的过简。到2016年年底,初稿打印成书时,有657页70万字,还不包括没来得及排版的艺林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栏目。
初稿出来后,蒋金云主任请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简文艺和田庄乡党委书记周欢民担任《文溪志》的顾问,并将稿件交给县志办审阅。县志办主任邓生才认真阅读了初稿,给我们提出了十多条书面修改意见。还在省城开会的间隙,留心帮我们讨要了一本《索溪峪乡志》作为范本。党史办的闵玉立同志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有益的指导性意见。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首先将篇幅尽量缩短,当代人物都修改成简历模式,村级概况也基本规范了格式。
2016年4月,谌元松主任完成了党政机关和历史沿革栏目的撰稿任务后因故去了广州,为了加强编辑力量,我们将原文溪完小校长谌刚才加入编辑队伍。6月,谌刚才校长完成教育栏目的稿件撰写后与人合伙办企业,我们又吸收原田庄乡党委书记谌训山加入了编辑行列。
编《文溪志》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原始档案可查,因为撤区并乡时文溪乡的档案全部损坏丢失,稿件的来源只能靠采访。两年多时间,编辑部集体下乡采访60多次,个人随机采访、约人上门采访不计其数。文溪乡104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和汗水。为了核实资料的准确性,有的村子我们去过四五次,有时仅仅是为了核实一个存在争议的数据。每到一个地方,大家就自觉分头行动。负责文字撰稿的同志分头采访原村支两委老领导和爱讲故事爱唱山歌的老人;负责摄影的钻林莽,爬险峰,寻找最佳摄影角度,争取将每个村庄最美的画面载入史册。
采访是艰辛的。为了拍田坪村的全景,谌继先冒险攀爬到了手机塔上,视线被一棵悬崖上探出的枝丫挡住,只好又爬下塔,翻上另一座山顶,累得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为了拍下船形塘,他不顾寒冬腊月冰水刺骨,脱下鞋子挽起裤脚过溪,双脚冻得红一块紫一块。为了拍白竹全景经典网文,他在山上辗转3个多小时为学教育。那一次,我也跟他在山林里穿越了3个多小时,衣服鞋子手臂脖子都划伤了。他攀着一堆被砍倒的杉树飞快地爬上了山项,我紧随其后,想从一棵杉树干上跨到另一棵树干上去,谁知一脚踏空,掉进了下面的丛林,幸好被一棵粗藤绊住谭君平,吊在半空中,像《西游记》里的红孩儿一样,上不得,下不得,挣扎了好久,又不好意思呼救,最后是抓住了旁边的一棵小树干,才慢慢着陆。回程的路上谌继先跟我开玩笑,英姿,如果这个时候山顶上有一千元钱,要你去拿,你还愿意去拿吗?我坚决地摇头,一万元我都不去了。我们翻开志书看到的这些美丽的照片,都是编辑人员流汗流血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来的。
2017年4月28日,我们集体到游马村采访时丛林肉搏攻略,因江家坪、兴隆坡的组级公路未硬化,坡陡泥泞,车子无法开上去,只好由陈吉长老师用摩托分批接送我们上山。大家在山上听老人们讲述地方沿革与传说故事,都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饥饿和劳累,采访结束,已经下午三点。下山时,下起了小雨。陈吉长老师的摩托车在一处陡坡上打滑翻倒,搭乘在他身后的我和黄本安校长被掀翻在地,幸好没有受伤,只蹭了一腿泥。望望下面的悬崖峭壁,我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2017年7月26日,我们到中家村拍摄长行界风力发电,去二龙山、三牛塘了解中家山畜牧养殖情况,去天子界收集了天子界茶亭的资料,在山上被烈日灼烤一整天,下午四点半才回村上吃午饭。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我们赶在一天就完成了。80多岁的黄本安校长自始至终跟我们战斗在一起。除了完成采访任务,还撰写了多篇赞美文溪美景的古体诗文,在网上收获了一大片粉丝。
蒋平阶支书为了便于收集来自各地的资料,手机里存着1000多个号码,有多个微信群,很多人物的资料南郑天气预报,都由他通过电话联系得来。他还是摄影师谌继先的开路先锋,谌继先拍摄古道、古桥、古碑、古迹,需要清理杂草荆棘的时候,他挥舞着柴刀走在最前面。
采访之后的工作主要是撰稿、改稿和编排,我们同样兢兢业业,不辞劳苦。
谌元松主任因事要去广州,在前两个月里,白天泡在档案馆找资料,晚上加班加点赶稿件,把党政机关这一块的内容和文溪烈士的资料最先弄完。以后两次回安化,只要有时间,又积极投入到撰稿、修改工作中来。
谌刚才校长不仅完成了文溪教育栏目的收集整理,还参与了其他栏目文章采写。
谌训山书记熟悉党政工作,工作作风严谨,撰写认真细致,对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地名,都非常较真。党政机关、党群团体、乡办企业栏目大部分的稿件基本由他撰写,还写了一些其它栏目的文稿。
黄本安校长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尚老人,微信,QQ,电脑打字排版,样样都行。别人交来的纸质稿件,大多靠他打印。他撰写了大量的稿件,几乎每个栏目都有涉猎。还参与文稿的修改,负责审校工作。7月31日,他因病住进安化县人民医院,在病床上仍对编志工作念念不忘。出院后立即又投入稿件的撰写、修改和审核,直至《文溪志》的编写结束。
蒋金云主任除负责全面工作和筹措编志经费,积极争取县、乡领导和部门支持,一有时间就到办公室参与具体工作,还尽可能到乡村采访调查,为修志工作尽心尽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溪志》从初稿到二稿、三稿、四稿、五稿,一稿比一稿精炼和严谨。每一稿的出炉伴随我的都是接连几个通宵达旦。因为对排版软件不太熟练,所有的程序都只能呆板地手动,速度慢。经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一个人物的加入或撤出,会引发后面整个人物栏目的混乱。我知道其实我不需要太认真,到印厂后反正人家还要重新排,但就是过不了自己一双眼,总希望这本志书能以一次比一次更美的姿势出现在大家面前,哪怕只是一个草稿,也希望它搏人眼球。
我们原计划在2017年阴历年底前印刷出书。2017年10月,我们邀请在文溪担任过公社书记的原益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姚蒲初为志书撰写了序言。2017年11月,文溪村在北京从事出版工作的谌三元帮我们联系了中国文史出版社和北京欣睿虹彩印刷有限公司编辑谌敏丰,设计了封面,打出了彩色样刊。
12月底,我们准备将书稿送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最终审阅、定稿、印刷,有人跟蒋金云主任提建议,志书的校对修改,不能仅仅拘限于自己内部几个人,最好拿给行家过过目,让别人帮助把把关。蒋金云主任经过权衡,把志书的最后校对任务交给了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王青山。王青山是《品读安化》的主编,写作水平和古文功底深厚,对文字校对轻车熟路,尤其严谨。通过他的校对,发现了诸多错误,尤其是《万善桥序》,被他质疑掉了字句,断错了句。得知来源于族谱,他要我把族谱的照片发给他,他要对照。当时,因为修志工作已经面临扫尾,我们把借来的族谱都物归原主了。我只好打电话给谌训山书记和蒋平阶支书,请他们把谌氏族谱和蒋氏族谱再次送到办公室来。
那天是周末,零下一度,下大雪。九点半,他俩冒着大雪抱着族谱来到办公室。我拍照传给王青山,他说族谱上的东西跟我们录入书中的内容一致,应该是族谱上摘录错了,要从序碑上抄录才行,建议我们重新去拍桥碑序文。还说:文史的东西来不得半点马虎,你搞个错东西出来,还不如不搞。不搞,人家不会以讹传讹,顶多是不知道这么回事。你搞错了,人家会跟着你错,贻误子孙。
蒋金云主任当即决定,下午和谌继先去温溪拍万善桥桥碑。下午的雪比上午更大更猛。微信消息不时传来哪里班车停运了,哪里路封了,哪里停电了。但蒋主任和谌继先还是顶着暴雪去了温溪。万善桥在公路对面的山脚下,过去需要踩着临时搭建的石头过溪。因为雪下得大,搭脚的石头全被雪盖住,踩上去很滑。两人经过多次尝试,搬了一些石头辅助,才到达桥头。发现碑过高光线太暗巅峰痞少,又返回,找人借了梯子和凳子扛过去搭脚,才拍到了清晰的碑文。
下午五点,我将照片发给王青山,他感动地说:“增加你们的麻烦,很过意不去,但初心是为书好。”都是为书好,为了以后少留遗憾,为了让这些东西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一次拍摄,纠正了万善桥在蒋氏族谱中的好几处错误,更准确地还原了历史。
吸取这次教训,我们将村级概况稿件打印多份,发到各个村,请村支两委领导审核。再由支书签名盖章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我们娄彩敏。修改之后又发到各个村级微信群里接受大家的意见兖州兴隆塔,力求减少差错。
志书又经过出版社和我们编辑部几个来回审校,终于定稿。8月中拿到书号,8月底进印厂印刷。9月30日,书运到我们编辑部,到此编志工作基本结束。
10月以后,我们开始进行赠送与筹备发行工作。赠书的主要对象是志书人物栏目里有简历的个人,为我们撰写了稿件的作者,为我们编志提供资料或为我们的采访提供过帮助的人员,还有为我们捐了款的单位、企业和个人。
这本书耗时长,投入大,让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反响不错。武汉工作的黄祖生收到我们邮寄过去的志书后,对《文溪志》赞不绝口,他眼睛不方便,是由妻子、子女读给他听的,他17岁离开家乡,对文溪志所记载的东西都感兴趣。他说文溪文化底蕴深厚,读了《熊麓草堂》,他建议乘着高马二溪旅游发展的东风,恢复熊麓草堂,使之成为旅游景点。田坪村的黄秀兵得到赠书后回信:“《文溪志》的内容太吸引人了,我昨天晚上看到两点多钟,今天早上起不来,事都没去做了。”江西电视台的谌勇智说:“我爷爷自从收到《文溪志》后,每天从早到晚就是捧着这本书看,吃饭都喊不起身。”常德师专退休老师蒋事成说:“《文溪志》设计庄重大方,印刷精美,内容尤其翔实,包罗万象,具有可视性,可读性,足见编辑者们的心胸和匠心!”……
如此,我们付出的心血和努力都觉得值了。
但也有一些遗憾潮流英语。志书要正规出版,必须遵守出版规则。书中内容有一些完全违背我们意愿的删减。比如文革十年,是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我们收集的相关资料,都被删掉。《宗教》《梅山文化》两个大栏目也被撤掉。这两个栏目凝聚了我们太多的心血,我们前后采访梅山奇人30余人,采访道士、儒教先生10余人,形成文稿20多篇,全被审下来。原因是出版物牵涉到宗教的内容,必须经中宣部审批,时间至少需要一年以上,我们等不起蛇灵降。梅山文化涉嫌封建迷信。我们和出版社力理据争,在医学不发达的年代,文溪人们靠的就是这些梅山巫术治病救人,在生活物资极度贫乏的岁月里,文溪人们就靠对宗教的信仰积攒抗挫折的能量。但一审二审三审勉强过关后,在终审阶段还是被总编无情地枪毙了。说我们坚持保留会让他掉饭碗。

2017年12月底已经五易其稿

最初的封面设计是这样的

后来改成了这样的

最后,定了这样的
《文溪志》的很多内容都是靠每个村的老人们口述提供。其中最具典型的人物有文溪村的谌玉坤老人,在家里一想起什么歌曲或什么故事,就马上打电话给我,要我记下来。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山歌、老歌等非物质文化稿件;高家村的老村会计黄天然多次接受我们采访,提供资料,充当向导;谌集斌老人,患了偏瘫,说话行动都已经不便,但他为我们详细讲述了高家溪大茶商大善人好性阶家族的故事。

第一版彩色样书出来后我拿给谌集斌老人过目,请他审核他提供的内容。
遗憾的是还有一些同样给我们提供了资料和稿件的老人在志书出来后已经离世。如文中村的蒋义方,文溪村的谌福兴等。我们只能在志书上留下他们的名字,以示永远的感谢。

2016年4月23日,蒋义方带我们去水田冲看自生桥

2017年夏,谌福兴老人带我们在台上武秀才谌新奇的后代家族中寻长“果夺锦标”牌匾下落
《文溪志》从编撰到印刷,方方面面力求精益求精,时间长,开销大。编志款项全来自单位和热心人士捐助,目前尚有缺口,我们期望通过售出部分志书弥补亏空。志书销售价按原价七五折,每本248元。敬请各位推荐给你的熟人、朋友,为文溪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助上一臂之力!
谢谢大家!
蒋英姿
2018年11月28日
《文溪志》编委在发行仪式上的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文溪的父母乡亲:
大家好!
这个活动十月中旬就要搞的,拖到今天才正式举行,主要是我的原因。在此我要向大家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有安化县委常委、副县长蔡华健,安化县人大农工委主任罗伟民,原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简文艺,县志办主任邓生才县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罗艳群和本土著名作家林小明、邹萼初等同志光临,使活动增色不少。
今天,在文溪村委举行《文溪志》编纂出版发行仪式,这是我们文溪的盛事、大事。《文溪志》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广泛搜集资料,精心编排文字,现在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作为一名文溪人,作为这本志书的首倡和组织编撰者,我深感欣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乡村的韵味、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承载我们繁衍生息奋斗发展的历史印记和文明密码面临消失。我们文溪,原来是一个拥有23个行政村的乡,曾经也是一方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这里文风蔚然,曾有“一贡三担廪,五里九秀才”的美誉;这里先后有42位烈士为党为人民舍生取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了光辉的一页;这里经历了各种时代风云,社会变革。1995年与田庄乡合并后,文溪乡不复存在。编修《文溪志》是我从并乡时开始就有的想法,但因为种种原因种种顾虑,一直没有行动。我退休后,才认真地计划这件事。当时文溪已经开始美丽乡村建设,村子面临改头换面的变化,很多旧时建筑旧时风景将被时代的车轮辗压成记忆;很多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老人,健在的越来越少……我意识到,再不赶紧行动就晚了。财政局退休干部谌继先也几次向我提议,尽快组织人员筹措资金着手编志工作。2016年2月21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随即组成了《文溪志》编委会和编志办公室,正式启动了编撰工作。从那时起,编志办的同志艰苦奋斗了两年多时间,八易其稿,到今年上半年正式送出版社审查定稿,又经过反复修改推敲后才送印刷厂印刷成书。
为了给文溪记录下有史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平凡的历史,为了子孙后代保持和弘扬文溪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诚实的精神,在历史资料严重缺乏、工作经费非常紧张、采编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编志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不休节假日,不讲任何条件,不计报酬,全身心扑在编志工作上。大家爬山越岭、走村入户采访调查,进机关找部门求助查阅资料,放下身段向内行、专家请教释疑,壮起胆子鼓起勇气到单位、企业寻求支持和赞助……个中的辛苦与尴尬,只有我们自己清楚。编志人员大部分是已退休的同志,黄本安老校长80多岁,谌训山老书记70多岁,其余几位也多已年近古稀,大家都为了编好志书,不怕任何艰难困苦,越是艰苦越向前。有打两小时吊针后继续工作的;有下乡采访摔伤的;有被太阳晒脱皮的;有连续八九个小时饿着肚子在山上考察的;有深夜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的。而报酬每个月只有一千元钱,只能勉强支付手机费、打车费和午餐费用。其他同志的突出表现英姿在汇报中讲到了,我不再重复,在这里要着重提一下蒋英姿同志,她是唯一一位没有固定收入的编志人员,我们每月只给她2000多元补助,但负担的工作任务很重,既有收集资料、撰写文稿、整体编排任务,还要负责办公室工作以及出纳、打印等,作为一个女同志,她是家族主妇,付出的是很多的,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少的,加班加点是经常的,志书编成出版,她的贡献是突出的。集体的努力迎来了志书的出版,大家都觉得亏吃得值得。为此,我代表编委会向付出了劳动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的编辑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编撰《文溪志》经济来源都靠各方赞助。县财政局、县经济开发区、东坪镇政府、县委党校、奎溪乡政府等单位以各种形式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田庄乡党委政府、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文真先生给予了有力支助;由原文溪乡合并后的6个村都给予了支持;一些在文溪办企业的老板也慷慨解囊;还有一些热心人士个人出资给予帮助。大家的支持,解决了本书的出版经费和必需的办公费用,及编辑人员的工作和出差补贴。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为我们无偿提供办公场所,我们都一一铭记在心,感激不尽。经费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有3万多元缺口。主要是东坪还有一些打印、租车、餐饮等开支未结账,我们准备自己想办法,争取收支平衡,不留缺口。如果销出去一些志书,能有盈余,也将用于文溪文化事业。
县直许多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县档案局的邓生才同志仔细阅读了第一稿,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书面意见。县党史办的闵玉立同志也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有益的指导性意见。县政协王青山同志也对志书样稿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修改校对宾狗。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年在文溪公社任过书记的姚蒲初同志为志书写了序言,还主动捐资赞助;本书编委顾问、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简文艺和田庄乡党委书记周欢民两位领导,在《文溪志》的编辑过程中,给予了精神上的鼓励。简主任十分关心我们的工作,经常询问进展情况,初稿印出后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有益的建议意见,周书记几次和编办同志见面了解情况,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业务上的指导;田庄乡前任书记罗伟民、乡长刘斌在编志筹备工作期间就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作了2016年经费安排。编辑人员在采访的过程中,各村历任村干部、公社企业和其他部门工作过的人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口头或书面资料;更有许多本土人士和在文溪工作过的领导积极为志书提供资料和撰稿;还有在文溪工作过或学习过的外乡教师,也为我们撰写了稿件。在京城工作的谌三元热心为《文溪志》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文溪志》全书97万多字,照片370多张,人物照片130多张,内容涵盖了历史沿革、组织机构、教育卫生文化、农业林业交通水利、各村概况、传统技艺、非物资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特产、家庭社会、企业介绍等方面,应该说除梅山文化部分出版社不同意编入,宗教部分在审核中被撤了下来以外,基本上算得上文溪的一本百科全书,也展示了文溪的特色风貌,宣传了文溪的名牌产品:茶叶、木材、药材等,介绍了文溪历史与现代人物,传承了文溪优秀的地方文化,可以说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书,也是一部今后全县乡村编写史志时可供参考的样书,又是一部全面推介文溪的详细资料书,建议各村、各企业都可以多用她宣传文溪,推动文溪全面建设加快发展。但也因资料有限、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选择时机晚李哲明,难免有遗漏、错误,只能敬请大家谅解。
我作为一个文溪人,生于斯长于斯,我深深感恩文溪这片热土,感恩文溪人民,我积极主张并亲自组织编志工作,算我对文溪的真情回报,希望《文溪志》能真正起到“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希望新时代的文溪,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多方面的建设上,起到积极作用,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造出更多的辉煌,写下更加光辉的篇章!
今天这个活动,田庄乡党委政府和文溪社区给予了全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编委会全体同志表示深深的感谢!
蒋金云
2018年11月28日
(谌继先宣读)

《文溪志》编委谈感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首先我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是《文溪志》的首发日都市女帝,大家一起在书言书,我言书的心得是:细品《文溪志》,高人尚可成。
一、不可小看文溪志
支书是一项系统工程斯蒂庞克,完成这项工程不容易。
首先是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班子不容易。《文溪志》撰写班子先后有8个人,其中作家3人,摄影师1人,余下4人。3名作家中蒋金云能提笔成文;蒋英姿能写会编,是书籍编辑的一位能手;黄本安集传统文学和现代文学于一身,诗词歌赋俱能,文稿的把关主笔。摄影师谌继先,摄影技术精湛,作品美观新颖,意境深厚。余下4人,蒋平阶是一位社会活动能手,他为了志书的电话采访,收集了1000多个电话信息。谌刚才一生担任教育领导工作,是志书教育块的主笔。谌元松一生从事秘书工作,是一支写作的笔杆子。谌训山在乡镇几十年,熟悉各个领域的工作,加上曾在文溪工作过几年,又是文溪土生土长的人,对于文溪熟悉风雅颂,也知天地人,所以能成为志书党政军民、农林茶牧、国土资源、水电桥梁栏目的主笔。所以在文溪这个小山乡能组建成这么个完整的班子是不容易的。
其次是资料搜集不容易。《文溪志》的编写工作实在没有文溪档案可查的情况下开展的。资料来源主要靠三条渠道:第一条是茫茫文海的县级机关部门的文件、文稿、志书、档案中苦苦寻找。第二是淼淼无边的人海中辛勤采访,点滴收集。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电话联系等各种形式的采访,数以千计。我们重点采访了112人,(这112人的名录入志表示感谢)。第三条是编委、志办的成员人生中所知、所储藏的资料。这三条渠道的资料汇集反复核对以求精确,最终撰稿成文。
再是资金筹措不容易。大家知道《文溪志》的编辑是一种民间行为,资金来源完全靠资助。我们估算了一下别针换别墅,第一版印刷的2500本志书仅开支的成本费每册就上了200元。还有稿件和县人大提供的办公室是无偿的。有幸的是我们有蒋主任的神来之处,虽然他退了休,但茶未凉,这些资金主要靠他筹措,这也折射出他的为官的明德之道。资金短缺的时候,志办的6位同志每人垫付2万元,以保编志工作的正常进行。这里值得强调的是非得海参肽,捐资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将其编入了 志书,使文溪人的子孙后代知道是他们从经济上保证了文溪志的出版。将受到子孙后代的铭记和爱戴。
二、不可不得《文溪志》
讲九组数字,二大内容。
(先讲九组数字)
一组:《文溪志》由97万字组成,编排1——5级栏目662个。
二组:纪录了从宋熙宁五年公元1027年设县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后建设文溪美丽乡村止945年的历史。这945年中重点记载了康乾盛世的文溪,民族复兴的现代文溪。
三组:见证文溪历史、地理、人文、生产、生活的照片385张。
四组:设计入志的表格66套。
五组:刊入志书的风景、图案52处。
六组:记入志书的人文信息有3068次。
七组:统计入志的革命烈士有44位。
八组:编入儒林榜的举人、秀才、(2017年上)学士、硕士、博士的文人121人。
九组:文溪地区31姓的人口分布、派歌、堂名收录入志。
两大内容
第一、党政军民学,农林牧副茶,山水矿田路,工商运建电,(共20个方面的记载,这是主体。
第二、收录了文溪地区的耕读、食品、建筑、民俗、工艺、姓氏、诗词歌赋、书画、书法等8大文化入志,这是衬托。也是《文溪志》的一个特色。特别是那些传统文化中的习俗、老歌、劝世文马伊莉,趣味横生,妙不可言。
我体会到的这两大内容的知识,大可以教你懂历史,知社情,可以教你立志做人,修身齐家;小可以教你规矩,坐席、礼貌、吃饭。这些数据我是从志书中一一点出来的。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说明,《文溪志》是一部集百科大全,有识之士值得拥有。
三、不可不读文溪志
开发智慧,启动思维。
《文溪志》既有红花,也有绿叶。红花是主题,绿叶是托衬。无论是红花还是绿叶,都含有美好人生所需的元素。只要你细细品读,你就能收获到无穷的智慧和敏捷的思维。
认识文溪,懂得文溪。志书载有近千年的历史,读了她能使你懂得文溪的前天,知道文溪的昨天,珍惜文溪的今天,奔向文溪的明天。能使你做一个懂得文溪的文溪人,或者说一个懂得文溪的人。
不忘初心,传承正道。什么是初心?我理解就是修身齐家,回馈社会,报效祖国。什么是正道?正道就是跟着共产党走。为此,我们在志书中编辑了文溪籍先烈们的革命事迹。他们有为信仰、为组织、为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谌蒲生、谌用斌、蒋挹桢3名早期共产党员。有志保一方社会平安,跟随党组织参战剿匪在战争中牺牲的37名烈士。这37位烈士,都是家中的顶梁柱,牺牲后遗下一家老小在生存线上挣扎。比如,谌继先的祖父谌再林烈士牺牲后,留下家中一妻子6儿1女8个人,政府没有抚恤,靠一个小脚女人将七个儿女拉扯大,其苦情可想而知。再如,37位烈士中文溪垅里占了24位,从水口山至唐家公湾同时摆了24副棺材,其惨状又何以反想。本来他们可以不去,但他们去了,牺牲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为劳苦大众争取自由、平等,为我们今天争取幸福。这不是官话,是初心之语。其所以《文溪志》书定红颜色,就是寓意文溪为革命老区、烈士之乡。文溪人民这块红色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不要忘记传承红色基因。
志书也收集了一些齐家典范,这些发家致富的范例,都能给人注入正道能量。
在这里我要特提到的是田庄乡党委周欢民书记,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亲临志办,指导工作,问寒问暖,为志书编辑注入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先生们,女士们,《文溪志》已成功出版,田庄乡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几家领导的关心关爱是《文溪志》成功出版的组织保证;文溪人民献计献策是《文溪志》能成功出版的源头活水;编辑人员辛勤劳动是《文溪志》成功出版的园丁。因此《文溪志》满载文溪精神生生不息。
最后,我谨代表编委、志办全体工作人员对文溪村党支部、文溪村委会对《文溪志》的首发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和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谢谢你们,曹晓雯谢谢大家!
谌训山
2018年11月28日
(说明:谌训山书记本来安排在发行仪式上发言,但因为突然口腔溃疡,临时取消了上台讲话。会后黄本安校长帮他把这篇2300多字的发言稿打印出来发在群里,引发好评一片。遗憾这段讲话没能在现场演讲,好在还有一种方式可以让它被大家看到,那就是网上传播。致敬两位可敬的老人!)
摄影:谌继先 (部分照片由罗艳群、 黄本安、林小明提供,未一一注明,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