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全教育平台一路枫行:蒙特利尔-陈羡的微视界

一路枫行:蒙特利尔-陈羡的微视界
Bonjour,圣劳伦斯
从渥太华出发,沿417号高速公路向东,不出两个小时就可到达魁北克省最大城市,世界上第三大的法语城市——蒙特利尔(Montreal)。
一进入蒙特利尔,无形中就能感觉到一种变化与不同,混杂着欧式建筑风格的市区,喧闹不已的中心车站。然后,就是操着魁北克法语的蒙特利尔人。

蒙特利尔作为一个现代法语城市的时间还不到100年,虽然这里最早属于新法兰西,倪宝铎其名字也来自皇家山的法语Mont Royal(连读成为Montreal)龙芯一号,但除了有皮毛交易中心外,当地人口一直不多。英法七年战争结束,整个魁北克都被法国割让给了大不列颠王国,不久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大量英国保皇党和反对独立的殖民者涌入离美国边境并不遥远的蒙特利尔,使这里成为一座英语城市,并一度是英国加拿大省的省会。因为位于圣劳伦斯河的下游地区,所以今日魁北克省所在的大部分地区,当年又被称为下加拿大(Lower Canada)。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圣劳伦斯河上的拉希恩运河(Lachine Canal,这条运河按照法语直译即为“中国运河”,非常有趣)建成,蒙特利尔成为铁路枢纽城市,之后它又合并了附近的一些市镇川东游击队,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说法语的加拿大人的涌入。蒙特利尔人口不断上升,在上世纪前半段一直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城市,是整个加拿大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座城市的衰落源于1970年代起的魁北克独立运动。尽管法语和英语在加拿大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地位,作为法国后裔的魁北克人却不愿与英国后裔一起效忠女王陛下,他们要求更大的自治权,乃至独立。
1980年和1995年的两次独立公投的失败,一方面重创了魁北克省一度如火如荼的独立运动,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魁北克全省在加拿大联邦内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而1976年奥运会的巨额亏损对该省经济的萎靡不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量人才离开魁北克省涌入安大略以及其他西部省份,工作机会的减少,魁省进入了经济萧条期。蒙特利尔也无奈地将曾经拥有的辉煌让位给五大湖上游的多伦多,近三十年可以说是蒙特利尔经历噩梦的三十年。
不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法语都市,蒙特利尔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法语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人的法语比英国人说得好,英语比法国人说得好。这句话恐怕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一些年纪大的人英语还是算不上流畅,并且带着浓重的口音,也许本地人能够适应,我是有点受不太了。
蒙特利尔人一般倾向于说法语,比如大街上听到的交谈基本都是用法语,偶尔说英语的也多半是外地来的游客,其实他们大部分(尤其是年轻人)都是真正的双语使用者(法语和英语说得一样流利一样标准!)。在市内的圣海伦岛上碰到一堆问路的年轻人,开口就是法语,我说别跟我说法语,对方马上又换一口流利的英语问路。外地人碰到本地人问路,也算一绝了。更有几次与路人搭讪,直接上来就是Oui来回答我的问题,然后又转换成英语频道Yes一遍,挺好玩的,这些人基本是双频道运作。
当然,市内的大部分路标、牌匾则全是使用法语,因为法语是魁北克省唯一的官方语言。我的法语水平足以应付这些小问题,所以除了偶尔碰上交流不便的老人外,我在蒙特利尔倒没感觉到什么其他的语言问题。
圣母教堂与老港(Basilique Notre-Dame et Vieux Port)
一般到蒙特利尔的人有两个地方是必去,一个是圣母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另一个是皇家山(Mont Royal)蜀山旁门之祖 。
比起多伦多,蒙特利尔市区的交通要更加方便些,绿、橙、蓝、黄四条地铁基本就贯穿蒙特利尔的主要景点和商业街区,我住的欧洲旅馆正好位于绿、橙、黄三条地铁枢纽位置的贝里-魁大蒙城校区站(Berri-UQAM),一张17元三天有效的地铁通票即可畅通全市各个角落,性价比颇高,上地铁沿橙线向南两站便到了离圣母教堂最近的一站——军事广场(Place d'Armes)。
一出站便是蒙城的唐人街,就像大多数北美的唐人街那样,这里也有高大的标牌式中国牌坊大门。蒙城的华人势力不小,市区不但有座完全中式的中山公园,就连位于唐人街范围的CIBC银行,居然都挂着中文名;唐人街更让我喜欢的,则是风格各异的那条食街了,粤式、川式、上海菜、北京菜、越南菜、泰国菜等等,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在蒙城待上一周,可以变着方儿不重样地吃各色口味的唐人街餐馆。“吃在蒙城”,可能是我以后再来这里的最重要的理由与期待了。

唐人街中华门
圣母教堂离唐人街大约是三四个街区的距离,其地理位置算是蒙特利尔老城(靠近老港的早期城区)中心地带。老天真是赏脸,游逛于不算宽敞的街区与旧建筑之间,阳光却格外地灿烂。到处飘着带有法国皇室标志百合花饰(Fleur-de-lis)的蓝色魁北克省省旗,一派欧式风味。其实这里的建筑除了教堂及其他办公场所,基本都改造成了高级宾馆,不再有本地人居住。圣母教堂在这一落儿的建筑之间,是最有特色的一座,有人称之为“小巴黎圣母院”,据说就是参照巴黎圣母院的式样建造的。她也号称是北美最大的一座教堂,席琳·迪翁(Celine Dion)便在此完婚。

圣母教堂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天主教堂,正面左右耸立着两座塔楼,风格像极了哥特式的城堡,中间稍低,正上方顶着十字架,下面是头顶闪着一圈点点金光的圣母塑像,大门前三扇高高的尖拱式大门,似乎在宣示着某种威严。这不算什么,一走进教堂大厅,眼前才是一片视觉冲击。因为忙着拍照,我一下子还没完全反应过来,走近慢慢欣赏,才从心底忍不住佩服这里的奢华绚丽与金碧辉煌,使人仿佛沉浸于浩瀚的海洋,完全置身于无形的神力之下,不能自拔。

不过浮夸的华丽也让我对蒙特利尔的前程愈发担忧。这座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城市,天主教堂比比皆是,我的亲身感受是每隔一两个街区就是一座,每一座建得都不一般,虽说比不上圣母教堂如此富丽堂皇,却也肯定是劳民伤财,大把大把银子都捐给无形的上帝去了,城市的基础建设反倒有些落伍,夏天的路边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与豪华教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不言自明。


老港(Vieux Port)是蒙特利尔的另一大景点,坐落于老城区的东面,面向静谧的圣劳伦斯河。不过稍稍令我失望,这个所谓的老港口在建造风格上并没有很多的特色,至少比波士顿的港口要差上不少,不知道这是因为圣劳伦斯河比不上浩瀚的大西洋呢(其实波士顿港口紧邻的也只是查尔斯河和大西洋相接的河口),还是因为法式港口比不上英式港口。


老港里许多海鸥绕着果树闲庭信步,这里吹不到海风,因为离下游的圣河入发际红海口还远得很,不过却的确是海鸥栖息繁殖的好港湾,也是北美东海岸排得上号的好港。据说每逢节假日的晚上,这里总有通宵达旦的音乐会、狂欢节目等等,可惜我没有机会撞上。

生态馆(Biodome)
蒙特利尔是至今为止加拿大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城市,1976年的奥运会几乎是蒙特利尔人的一场噩梦,按照我老板的说法:“他们仍然在受那届奥运会的苦。(They are still suffering from it.)”那届奥运会蒙城兴建了大量场馆,的确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却并没有收到足够的回报,加上1970年代电视转播和广告的收入还相当有限,蒙特利尔政府欠下了大笔贷款,其经济的一蹶不振,与奥运会颇有关系。
不知道是否因为如此,蒙特利尔将当初的奥运主会场开辟成特别的旅游景点,以期从中获得一定收益,大概也是为从前的奥运会“还债”吧。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景点,就是生态馆(Biodome)和奥林匹克高塔(La Tour)。

生态馆的全名叫作自然生态博物馆,法语名和英语名都是Biodome,是在原先奥运会的场馆基础上改建的一个养殖各种珍稀动植物的室内公园,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内部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热带雨林(Tropical Forest)、劳伦琴森林(Laurentian Forest)、圣劳伦斯河海洋生态区(St. Lawrence Marine Ecosystem)、北极区和南极区桐城八中吧。几个区里头我比较喜欢的是海洋生态区和南极区,很自然地让我想起波士顿的水族馆,这里虽不是专门的水族馆孔莹资料,养殖的水生动物丝毫不亚于波士顿,而南极区更是有三种不同的企鹅,企鹅数目繁多,可能包括了好几个家族吧。一队队的小朋友围坐着看企鹅的滑稽动作,玻璃窗里面的企鹅们也“表演”得不亦乐乎,河北安全教育平台又是跳跃,又是遨游,又是拍打的,使得这个区成为馆内最喧闹也最有趣的一个部分。相对而言北极区没有北极熊,感觉有些遗憾,不过我猜想这座公园的主旨应该是养殖和保护一些濒危的中小型动物吧(看到了好几种漂亮的鹦鹉、几种珍贵的美洲绒毛猴,甚至还有蝙蝠,也有各种水鸟、水蛇、龟、鳄鱼、鱼们等等),所以并不都是非常典型的动物,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动物园。生态馆的尽头有不少漂亮的动物标本,做得非常之棒。



植物园(Jardin Botanique)
离生态馆和奥林匹克高塔不远的植物园(Jardin Botanique)是另一处值得一去的景点。这座植物园的总占地面积为185亩,根据资料显示,仅次于英国伦敦的皇家植物园,是世界第二大、北美最大的植物园。
说起这座植物园的来历,就得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了。当时魁北克省保守党的领袖Camillien Houde当选为蒙特利尔市长,他的哥哥Marie-Victorin是一名植物学家,此人很早就向倡导政府在蒙城建一座植物园,却并没有多少人支持他的主张;直到其弟担任市长,他的建议才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植物园于1931年开始建造。植物园的主要用途是教育,全年向公众开放,许多园艺学校的学生都能够在这里实地学到各种各样的园艺植物知识。与此同时,植物园也用于保护世界上濒危的植物物种诉诸无知,并用于开展各项特殊的植物科学研究。

其实植物园里真正引起我兴趣,甚至有点让我流连忘返的倒是昆虫馆(Insectarium)的部分。这个昆虫馆就位于植物园朝向奥林匹克场馆的大门内侧,非常新,建于1990年。它与植物园卖的是联票,其实相对独立,号称北美最大的昆虫馆,世界上也能排得上号。展馆一共两层,分为多个主题展室,少量是昆虫标本,大部分则是昆虫活体,不但有像甲虫、螳螂、蚂蚁、蜂类等真昆虫,也有包括蜘蛛、毒蛛、蝎子等等并不是昆虫族类的甲壳动物。特色还不在多,最好玩的地方是展出了许多具有拟态或者保护色等生存武器的特色昆虫,比如躲在一大片树叶中的树叶虫、攀在植物枝节上的枝节虫,猛一眼看过去,啥也看不着,仔细找半天,才隐隐能在植物丛中找出那么一两只隐藏得不够“专业”的,再仔细一看,嚯,原来到处都是啊,真不相信眼睛有时候这么不好使,也不敢相信自然界的生灵有时候所具备的自我保护能力竟是那么高超和惊人。
对于自然爱好者,这个昆虫馆是我最推荐的蒙特利尔景点。
如果不是自然爱好者,昆虫馆吸引不了你,那么充满优雅气氛的植物园小径也足以让人心感惬意了。

午后三四点的样子,太阳不是太辣了,风力也不强不弱,踏步徐行,欣赏香艳夺目的芬芳,自不是平常所能轻易享受到的。植物园分为外园和内园(即温室)两部分,主干部分是外园。外园每年大致只有六个月的好季节阿旗贴吧 ,因为到了十一月一下雪,就没什么风景可看的了,一般要等到第二年的四月间才重新解冻,因此八九月是事实上的最佳观光时间。


外园又分为多个主题园。最好的是中国园,到了这里,迎面一个典型苏州园林式的石拱门淳于闻,加上一块石壁,基本上就分不出这是在外国还是中国了。这里的植物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为代表的中国流,建筑是亭台楼阁,小桥曲径,还有人工的假山、小瀑布,甚至还有一个小茶室,展出各种茶具(快要赶上中国文化博物馆了,而且还蛮鲜活的)。如果说有什么与真正中国园林不同的破绽的话,恐怕就是模仿得太逼真了,失了一点天然的灵气,不过这些小细节实在不值得苛求了。
今年九月初正好是中国园里的灯文化节,里里外外张灯结彩的,什么龙灯、仙鹤灯的,最中国的应该是一落儿挂在门口小径的小灯,让我一下就有了国内的元宵灯节猜灯谜的感觉了,不知道这里是否也会有灯谜可猜。

除了中国园,还有日本园、原住民园、山地园等好多园区,规模和趣味性方面比中国园都要差一些,我也没有一一细逛。据说,有人在这个园子里头可以逛上一整天。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
说来奇怪,北美一般的大学都喜欢依山傍水而建,至少很少放在市区繁华的闹市地带,而麦吉尔大学的选址却好像全然不顾这些规矩,正面对着的就是商业区,离老城与老港也不过几个街区的距离。更有意思的是,这所学校居然还有围墙和大门,实在让我大感意外。

麦吉尔大学是加拿大最古老的一所大学,它的起源得从公元1813年算起。当时在蒙特利尔的苏格兰皮毛商、慈善家詹姆斯·麦吉尔(James McGill)立下了一项遗嘱,将自己拥有的46亩农场以及一万英镑捐献给下加拿大地区的皇家学术促进会(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RIAL),用以创办一所高等学院或大学。麦吉尔去世后的1821年,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发布了一项特许令,以麦吉尔为名建立了一所学院,即为麦吉尔学院,八年后,蒙特利尔医院的教学部并入学院,学校改名为麦吉尔大学,沿用至今。
由于詹姆斯·麦吉尔本是英国人,学校的兴办又起自英国的敕令,这所学校从一开始就完全是英语教学。这就形成了法语城市英语大学这么个现象,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与学生都以英语为母语龙翔仕途,与整个城市的法语氛围格格不入。这种内外的反差终于在上世纪60年代导致了一场“麦吉尔法语行动”,一名来自安大略的政治老师斯坦利·格瑞(Stanley Gray)带领着上万名工会活动家、左派人士甚至学生,在学校门前发起了一场示威活动,要求学校结束英语的特权,给予法语应有的地位,招收说法语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示威者高呼"McGill Francais, McGill aux Quebecois, McGill aux travailleurs"(法语的麦吉尔,魁北克的麦吉尔,员工的麦吉尔),发出自己的声音。遗憾的是,这场运动没有得到学校内部大多数教职员工的支持,示威活动最终以多数示威者的被捕告终。尽管说法语的学生数量有所上升,今天的麦吉尔大学依然是一所英语学校,而没有采取双语教学。

麦吉尔大学的样子与我想像的差别不小,有围墙有大门,而且内部面积也极狭小的大学(在市中心,这一点我认为可以原谅),我在加拿大还是头一次见到。麦吉尔的校园虽然不大,却很有味道。一进大门的右侧草坪上,树立着詹姆斯·麦吉尔的塑像,再往前走到底,眼前便是大学著名的文学院大楼,这些建筑都是绿顶灰墙(即铜屋顶、花岗岩墙),与渥太华等地的政府大厦风格十分相近,估计这可能是早期加拿大公共大楼的一些共同特征。文学院大楼前,有一个别致的小花坛,上面用白色和红色两种鲜花,栽成了麦吉尔大学校徽的模样,而白色和红色,也正是麦吉尔的校色风之岛。

在麦吉尔的校园中款步,太阳渐渐落去,有人坐在楼前的台阶上看书,操场上是踢球的学生,路边不时能看到几条横幅,越来越有类似中国大学校园的感觉。唯一可惜的是时值开学前的假期,校园里还找不到很多学生,想像若是隔天开了学,这草坪两侧的行道恐怕都会是川流不息的学生,草坪上也许都会布置各项迎新活动了吧。离开麦吉尔的时候又去学校对面的书店里转来一下,居然卖的全是英文书,果然毫无法语的地位,诧异之外,却也免不了有些失望。
圣约瑟夫大教堂(St. Joseph's Oratory)
我在蒙城的最后一站,是皇家山下的圣约瑟夫大教堂(St. Joseph's Oratory)。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山是有灵气的,所以很多重要的建筑都是建在山中,或者依山而建,以便吸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欧美式的教堂则没有这种说法,所以往往一个平整的街区中央就凭空竖起一座教堂,比如巴黎圣母院。而这座圣约瑟夫大教堂倒有些中国文化的味道在里头,这座建筑就沿着蒙城最高的山——皇家山的山坡而建,气势宏伟,居高临下,仿佛正象征着天主教在蒙特利尔乃至魁北克省一统天下的事实。

皇家山虽然可以俯瞰蒙城全景张殊凡 ,高度其实只有233米,比北高峰还要矮些,但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了这座大教堂耸立在前,再不起眼的山也能有足够的底气。
圣约瑟夫大教堂号称北美第一、世界第二高的天主教堂,整个高度达到124米(也就是说教堂的高度就超过了皇家山一半还多),仅次于137米高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而高于伦敦的圣保罗教堂(111米)和巴黎圣母院(90米)。教堂最初只是一座小礼拜堂,由一名叫作安德雷?伯塞特(André Bessette)的神甫建造,以纪念耶稣实际上的父亲、圣母玛利亚的丈夫圣约瑟夫(Saint Joseph),安德雷神甫本人当时就住在这座小礼拜堂里。今天看到的教堂于1917年在原礼拜堂的旁边扩建,1924年对外开放,但建设并没有马上结束,由于某些技术问题停建过一段时间,直到1965年才最后完成。整座教堂具有天主教典型的圆顶结构,外墙用花岗岩搭建,圆顶是绿色的铜质,与加东的建筑风格也很相符,内部能容纳大约三千余人,礼拜堂部分则可容纳一千人。
圣约瑟夫教堂还有个很有名的“法宝”,就是圣约瑟夫灯油,这些灯油最初只是用来点燃圣约瑟夫祭坛前的灯烛。安德雷神甫认为这种灯油具有神奇的医患功效,可以用来涂抹在伤病的体表,这个功效看来还不是瞎说的,今天仍有很多人用它来作为药物治病并得以痊愈,教堂里挂着好多的拐杖,据说就是那些抹了神奇灯油得到痊愈的病人所留的遗物。

早晨的大教堂前阳光灿烂,光芒恰从教堂圆顶上的十字架尖倾泻下来,让我几乎睁不开眼。教堂正前方的阶梯上,有许多虔诚的信徒一步一拜地向上攀登,这个劲头我只看见国内虔诚的佛教香客这么做过,这些天主教徒虔诚的程度唐长红,丝毫不会亚于佛教信徒。教堂内部比普通的教堂都要宽敞许多倍,而且居然有四层,之间还用电子扶梯相接,真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宗教结合的独特教堂。

教堂内部除了礼拜厅外,设有多个小型的博物馆,这就比普通教堂强出太多了,这些博物馆有介绍圣约瑟夫生平事迹的,有介绍教堂本身的历史的,最让我喜欢的一个,是展出各国艺术家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具有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耶稣出生图。这个艺术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绘画、有雕刻、有塑像,等等,而体现出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也让人大开眼界,其中一名中国艺术家所制作的艺术品,是用刺绣绣成的一副美图,上面耶稣父母的形象和中国古代的神仙形象十分相似。其他民族的耶稣,也都具有各自民族的特征,比如非洲人的作品中,耶稣就是一个小黑孩的形象。这些大约就是宗教理念的全球化吧。
结束了皇家山脚的这段游览,终于该对蒙特利尔说声再见了。大街小巷遍地而见的天主教堂、繁忙而有条的蒙城地铁、丰盛而别致的法式大餐,还有同样美味的唐人街美食……我想,我还会到此地再续游缘的。